大明第一太子_第七百零一章 旨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一章 旨意 (第4/5页)

抱着几個挣扎哭闹的孩子退了下去,殿内一下就安静了许多,众人这才有心思揣摩方才旨意里的意思。

    “数日前圣上赐宴广邀文士吟诗作赋,席间谈及宋太祖所作咏月残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无人可续…”

    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这里面的典故自然清楚,五代十国末期,与同时割据诸国相比,南唐地大力强,由于兴科举、建学校,文化也尤为昌盛。

    南唐诸君、群臣等都擅长诗词,尤以后主李煜为佳,他们也常常以此为傲,瞧不起以武将身份撺立的北宋。

    宋开宝八年宋太祖赵匡胤率王师围困南唐金陵,后主李煜遣使徐铉来游说,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传诵之,其句云云。

    赵匡胤官宦世家,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其父赵弘殷任护圣都指挥使天水县男。

    这般家世赵匡胤自是文武双全,对徐铉大笑曰:“寒士语尔,我不道也!”

    徐铉自然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

    赵匡胤当时携横扫天下之势,朗声作诗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zWWx.org

    只一句便让人感觉气势宏大实属不凡,徐铉也是脸色一白,宋朝众将都兴致勃勃的等着打南唐的脸皮,只可惜宋太祖后力不足,开头如此气魄宏大,后面的根本接不上,一时也想不出,这时就比较尴尬了。

    但好在打仗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