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_第五百三十八章 妥善安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八章 妥善安排 (第3/4页)

没有小事却是不少,比如巡查京营的钦差就上奏言“将士居京卫闲暇有以酣饮费赀者,值守侍卫甚至有喝到恍恍惚惚玩忽职守的。”

    此言一出看热闹多时的将帅们脸就黑了,恶狠狠的瞪了几眼那个御史之后就苦着脸跪下请罪,官酿的酒水有限,他们这些将帅平常都喝不着多少,下边值守的士卒买的定然是私酿的。

    老朱自己其实是极喜欢喝酒的,不过这个时代酿酒需要损耗大批纯粮,元末之时百姓连口粮都吃不起,偏偏商贾们还在大肆酿酒。

    所以朱元璋早在打天下的时候就下了禁酒令,一是因为耗费粮食,二是怕将帅们喝酒误事。

    刚开始没人胆敢犯老朱的军令,治下的州府也是同样如此,商家世族生怕破家灭门之祸,但时间一久,就有人动心思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禁酒令越严格,酒价就越高,一旦酿造所获得的利益可想而知,于是商贾们勾勾搭搭找上了胡大海之子胡三舍,结果那小子也是利欲熏心应下了。

    生意越来越红火,自然难逃老朱的法眼,那时候胡大海乃是右翼统军元帅,在军中仅比徐达低一头,李善长等人就劝谏老朱小惩大戒以安在外将帅之心。

    其实也没错,胡大海那时候统兵镇守宁越要地,一旦兵变或者投靠陈友谅等势力可就要出大事了,但老朱还是坚持以军法杀了胡三舍以及那些勾搭他的商贾。

    如此一来禁酒令就再无人胆敢触犯了,一直到天下将要平定才算松了一些,不过最起码明面上也只有朝廷以及官营的酒楼才能酌情酿造一些酒水。

    而从洪武二年起,南方百姓逐渐安定之后,私酿酒水的风气就又兴起了,秋露白、三白酒、神曲酒、饼子酒、白杨皮酒等酒的名声朱标都有所耳闻。

    这种事暗地里在如何也无所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