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_第一百二十五章 因地制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因地制宜 (第2/4页)

户出身。”

    古时候穷家富路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元璋看着他说道:“这些高门大户,家中藏书万卷,又有专门的先生教导,他们子弟的眼界绝非那些寒门小户可比,那些出身低微的人,家中除了四书五经还能有几本书?若是主考策论,那一甲二甲就全是世家子弟了。”

    朱标这才回过神,他光想着南北矛盾和八股取士的危害了,却忘记当前最紧要的问题。

    考经义的内容均出自于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在现在已经很普及了,而且价格也让大众都能接受。

    这样无论是京城的学子,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边疆学子,都有统一的教材。大家就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角逐,让寒门学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

    否则,如果考试的内容以策论这种更看个人知识储备和眼界的考题为主,那在当时书籍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势必就会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m.zwWX.ORg

    富人家可以买大量书籍供孩子学习,而穷人家不仅买不起书,而且在很多地方甚至都买不到书对应的书,有些珍贵的书籍都是孤本,根本就不会拿出去印刷,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寒门学子登上天梯的机会。

    考经义对阅卷的考官来说,也能相对公平、公正的给试卷打分。只要考生的答案在各方面都符合了规范,考官就不能因个人喜好而将其淘汰。这样也相对减少了考察舞弊的情况。

    朱元璋看着儿子的脸色就知道他明白了,拍着他的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