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_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收赋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秋收赋税 (第3/4页)

而现在老朱破格提拔其实也是在为朱标擦屁股,区区一两个月,而且还有朱标打的底子,他们的功劳说不上多大,只能说忠勤廉洁,没有让人失望罢了。

    直升数品可是需要服众的功绩,所以往后几年张帆李进等人只能是在地方任职了,而且多半去不了富庶的知府,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其中利弊得失唯有自知了。

    陕甘奏报之后,就是户部的上奏了,入秋也有段时间了,各地秋收的粮食赋税也都收缴好了,是都归入户部库里,还是收于地方粮仓,或是另有他用都要有个章程。

    这事儿对各个府衙而言还是很重要的,六部尚书包括大都督府的武官们都参与了争论,谁都不让着谁,这个时候兵部与大都督府无疑是一家的,气势最盛,加上北方还在用兵,所以得到了最大的份例。

    户部的尚书侍郎们则是宛如要被割rou一般同各部尚书将军们对喷,就想着多保留些粮食归入户部粮仓,以待不时之需。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户部若是不据理力争,那等这些牲口把粮食挥霍完,还会张牙舞爪的朝着户部要,给不出就上奏说他们贪污了,这几年户部官员都是恨得牙痒痒。

    朱元璋父子俩没有掺合进去,而是作壁上观,偶尔打着圆场,老朱内帤刚入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这时候自然不会再同臣子们争夺。

    朝廷每年收的粮食赋税就这么多,各部自然都想自己府衙富裕一点,若是不争,下面的低品官员都会不满,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