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身兼两爵 (第3/5页)
世子李祺之外,都穿着将服,可见都是下差之后直接就过来的,刘瑾含笑上前行礼:“奴婢见过几位小爷,殿下请诸位直接进去。” 常茂与刘瑾最为相熟大大咧咧的打了个招呼,而其余人则是正经的还了一礼:“见过刘公公,劳烦通报了。” 刘瑾可是太子殿下的贴身大太监,纵然是他们的父辈都不会轻易得罪,他们的meimei可不是东宫之主,自然没胆子像常茂那般随意。 刘瑾笑吟吟的客套了几句,然后就在前方引路,常茂则是问询起自家meimei的身体,刘瑾一一回答,一行人大步流星的走到文华殿前停下。 面见储君怎么也得衣着整洁,少年们停下整理衣袖,刘瑾也不催促笑着在旁等候,片刻之后才整齐的朝着文华殿迈入。 朱标自然也听到了动静,放下手里的奏章含笑看向前方,今日叫来的几个都是他千挑万选权衡利弊才选定的人,未来将是他执掌军权的心腹臂膀。 开国勋贵优劣并存,是必然要打压的,但是勋贵势力却也是要维持的,绝不能彻底打散,唐朝地方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利过重,以及宋朝崇文抑武武将过低这些都要防范。 无论是武强文弱还是文强武弱都不和朱标的战略部署,文武平衡分立才算是羽翼齐全,大明才能振翅腾飞镇压寰宇。 文臣那边朱标早已部署多年,江南士族新科考生国子监,这些都会源源不断的供给文臣,未来朱标还会另造学院,培养人才。 而武将这边第一选择自然是培养勋贵子弟,朱家根基未稳,兵权绝不能轻易假于他人之手,所以与国同休的勋贵才是最好的利益共同体。 从刚开始凤阳迁民起,朱标就领了几乎所有勋贵子弟出去,其中不乏人杰也不乏纨绔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