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九章 高启 (第3/4页)
进行,就在要下朝的时候御史杨嘉突然站出来拜倒在地:“启奏圣上,臣有本奏!” 正常的谏言弹劾都该是提前上书过的,朝廷不是菜市口,没有胡乱攀咬的道理,朱标目光迅速的扫过下方的几名大臣,但他们同样是一脸意外,根本看不出什么。 不过这也够了,都看不出也就表明了某些问题,看来谁也不想跟此事牵扯上任何瓜葛,朱标收回目光肃立。 朱元璋神情淡漠的开口道:“讲。” 杨嘉起身正色道:“微臣要弹劾苏州知府魏观以及前翰林院编修高启、王彝等图谋不轨有不臣之心!” 图谋不轨有不臣之心,这若是落实了可不是贬官去职的小罪,是要满门抄斩的,武勋那边摩拳擦掌蠢蠢欲动,他们才不管真假是非冤屈与否,就等着请命去缉拿叛逆好立功勋了。 而文臣那边就是议论纷纷了,魏观高启王彝可不是一般人,这都是文坛大家士林名士,怎么可能牵扯到这等事情。 同为御史的赵成出列朗声道:“圣上容禀,据微臣所知苏州知府魏观年近古稀之年,而高启王彝都不过一介书生如今连个官职都没有,就凭此何以图谋不轨?” 高启乃是能与刘伯温宋濂齐名的大家,在朝中也是有知己好友的,立刻就有不少人出言附和,不过他们都没注意到皇帝眼中的寒意更甚了几分。 朱标垂目不言,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过子,若是仅牵扯到魏观其实不算什么,但莫名其妙扯上了高启王彝就让朱标有些了然了。 朝廷缺官少才,不仅是人才难得也是由于不断的肃清吏治的缘故,每年因贪污所杀的官员不知凡凡,就在这等情况下依旧还是有不少士人再给老朱添堵。 拒不接受朝廷征辟委任的士人从洪武元年起就频出不穷,有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