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与民争利 (第3/4页)
茶叶卖到蒙古圈钱,毕竟蒙古需要的茶并不是什么好茶,量大易存就够了。 好茶叶的销路还是要看大明境内的,文人雅士对品茗论道可是有很高的追求的,他们也是大明最富有的一批人。 还是那句话,朝廷其实想挣钱太容易了,因为他掌握了太多太多的生产资料,以及很多必需品的垄断,只不过一直受传统的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的观念影响。 其实这个道理并没有错,在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对策中,就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也。夫己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ZWwx.ORG 朱标当初还是吴王世子的时候就被宋濂拉着好好读了许多遍,身居高位,家中富足又享厚禄,因而乘高官厚禄的力量与民争利,天下怎么能安定? 道理没有错,官员若是能光明正大的行商,那简直恐怖,无往而不利,商品再也不用看好坏,而是看其背后官员的品级地位。 百姓也失去了选择的余地,行行业业都被垄断,商品价格飙升,银钱的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到最后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这也是就是为何朱标一直不愿插手经济的原因,他做买卖都不用造什么玻璃,就是卖粪都能天价,有的人想光明正大给他送银子,一直苦于求不到门路呢。 官商勾结从来都避免不了,但只要明面上有限制,那么他们再猖狂也有个底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