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五章 勾画 (第3/4页)
什么诅咒报应,怕这些也当不了皇帝。 朱标提笔划去了一些名姓,高启俆贲张羽作为此案的中心人物自然是跑不掉的,否则只会显得此举虎头蛇尾,士林书生将更加不可一世,那些本就不愿入仕的前元遗老遗少则会更加猖獗。 魏观本也是逃不掉的,只是朱标还是顾念他向来清正廉明,而且年岁已老至此总是能有些宽免,官职定然是没了,一个老而昏庸之名也跑不掉,老夫子一生刚正,虽能保全性命但心气郁结之下恐怕也是早晚之事了。 此案最无辜的应该就是他了,时也命也如之奈何,总不能因寥寥数人放过这大好机会,只能说朱标以后会对其儿孙补偿了。 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是张士诚的幕僚,大明开国后也并未从仕,而是潜心编纂其书,施耐庵在张士诚麾下也没立下什么功勋,倒是罗贯中曾出谋划策助张士诚打败了一次老朱麾下大将康茂才。 但也算不得什么,毕竟相抗期间本就是张士诚兵多将广势大,所以这俩人也没什么名气,老朱前些年也懒得找这些无名小卒的麻烦。 俩人真正成名还是在近代将其所著列为四大名著之后,小说演绎在古代终究是难登大雅之堂,或许私下看的不少,但少有文人墨客愿意吹捧,何况水浒三国讲的都是造反之事,终究是有忌讳的。 这次被牵连属于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施耐庵的名字被朱标勾掉,也不知是他,大半已逝去之人都被他勾掉了,没什么必要牵连后人。 罗贯中也属于一个例子,朱标没勾只是画了个圈,虽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应该已经被创作完成了,但朱标还是需要这方面人才的,磨一磨还能用。 至于方克勤,去年朝廷派吏部使者去请方克勤为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