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_第二百四十五章 治标治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治标治本 (第3/4页)

毕竟这里无论是把物资卖给高丽还是日本都大有可为。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情况都还可以,朱标是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一些情况倒也不会过分的追究,毕竟朝廷俸禄确实很低。

    往后几天靖海侯留在卫所布置军务,朱标则是下去走了不少村镇,几十年的倭寇之乱让这些百姓深受其害,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女子被掳走的例子,他们对倭寇的仇恨和恐惧无以言表。

    朱标第一反应就是要不要把他们内迁,起码在大明积攒出彻底剿灭倭寇力量前暂时内迁,这样倭寇在沿海劫掠不到物资,加上大明水师的震慑,应该可以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隔壁的高丽身上。

    但此事又不太现实,他们不同于山西百姓,靠海吃海已经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存习惯了,他们是肯定不愿意的,朝廷早年也不是没有下过允许沿海百姓内迁的政策,只不过反响很不好,大多数百姓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海边。

    何况北方沿海还好说,南方沿海倭寇之乱可不仅仅是因为倭寇,其沿海百姓串通倭寇自己当海盗的也不少,毕竟南方富硕,丝绸茶铁等现如今在国内卖不出去,若是能卖到海外可就能大赚一笔了。

    利益动人心,朱元璋就是担心这点才严厉禁止私人下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jianian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