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士族 (第3/4页)
者在当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收拢起来,有他们配合以后的工作也就好办了。 当然这还需要官府和士绅们的支持,朱标进山西之前就让地方官员把各村的村老族长叫来,这时候朝廷刚刚接手山西,对乡村还没有设立任何管理人员,所以各村的村老族长就是真正管事的。 当然还有山西的名门望族,以太原王氏为首,当然其威势早就远不如隋唐之时的显赫了,不过在百姓还有一些士子眼中,王氏依旧是很有威望的。 可惜属于门阀世家的时代也早已经过去了,自科举兴盛以后,皇权高高的临挂在了他们的头顶,朱标一句话,他们就得得乖乖的,否则山西也该见见血了。 说到这里朱标不得不再次感谢前朝历代先辈帝王们,自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逐渐壮大的世家大族们,早就成了左右政权更迭的因素,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和荫族荫客制的实行,让他们到达了顶峰。 “王与马,共天下”何等威仪,但这恰恰就是对皇帝的侮辱,为了巩固皇权,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便开始奋力地削弱士族的影响,宋、齐、梁、陈的最高统治者们,积极推行“寒门子弟掌机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让寒族与士族相抗衡。 不过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时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减少士族对朝廷的影响,创造了“科举制”这让朱标不禁感叹,不愧是能以文为谥号的帝王,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