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洋事宜 (第4/5页)
明当前政策的原因,海外诸国能顺利到大明的船队唯有使臣船队。 基本没有私人商队,这很不好,宋朝时平等互利的贸易制度已经有向朝贡制度扭曲的态势,成了皇帝对化外之国的一种恩赐。 朱标要做的就是提前将扭曲的部分掰回正路,首先就是肃清沿海海域,让贸易商路重新开始,海禁是没有必要的,在朱标的影响下,老朱至今也没有下达片板不得下海之类的命令。 等明年在狠狠打击一波倭寇之后,朱标就会让江南士族牵头开始海外贸易,这也符合他们的自身利益,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倭寇其实自汤鼎入东瀛之后就已经不足为惧了,等合适的时候朱标就会下令将东瀛海域封锁,在强行让东瀛南北朝配合肃清倭寇。 其实倭寇也不受东瀛南北朝的待见,毕竟他们的本质就是强盗,本来就是因为在自家实在抢不到东西了,才会源源不断的侵扰别国。 如果朱标投入这么大资源的水师,连个区区东瀛的倭寇都解决不了,那朱标可就要生气了,虽然他还不是天子,但一怒浮尸万千还是可以做到的。 朱标叫刘瑾传膳,跟着群家伙说了这么久,肚子都饿的不行了,从座椅上起身走到内殿躺下歇了一会儿,随后就被一道道菜肴的香气勾起,好好的吃了一顿。 吃完后又到工部走了一趟,叫来那个研制出颗粒状火药的匠人,其实不能叫匠人了,人家如今已然是工部员外郎了,堂堂正正的大明五品官员。 扶起千恩万谢的员外郎,朱标当着所有人的面勉励他,希望他继续研究火器火药,只要还能有研发,一定还为他请封,封妻荫子高官厚禄甚至爵位都不吝啬。 此言一出,工部官员们面色各个都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