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0 (第3/4页)
一时间,四处都能看见,有流民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向北方行去,他们满怀着希望,但其中只有少数人能活着走到目的地渔阳。 一时间,四海士子尽皆北望,汉王二字,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抗戎的王了。汉王的每一道命令,他们都开始关注起来。汉王说,一切都是世庶分立造成;汉王说,一旦平世庶,人人有地,天下就再也不会有这些苦难。 读书人们看着一石一石的粮草从驿路上运走,被投向了战争,可百姓却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于是纷纷哀叹。旱灾早就消耗光了百姓曾经的余粮,战争又把他们逼上了绝路。除非当兵,又或者北上,否则不会有活路。 有些人开始自发地发起诗会,支持汉王,有的讥讽时政,不忘赞美汉王。甚至有人说出:“骏马来时有稻谷,百姓都这么唱,说明是民心。” 又有有心人翻出了当年‘俊廉公’所谓‘得天机者得天下’的传闻,悄悄说:“看来,今后能得天下的,是……”他用手指了指北面。 在北地的古骜,每天仍会询问两军相持消耗粮草的数量。虞君樊曾对古骜道:“廖家,怕是不敌虎贲罢。毕竟江南没有好马,京畿却有上林苑,也可从北地购买。廖家想靠水路取胜,可雍驰多诈,怕是难与周旋。” 古骜道:“我听我父亲说,江衢王之父当年先投成王,与秦王战,是有三足鼎立之想的。后来江衢王之父兄,皆战死。回灵的那日,我父亲也在,看见江衢王抚尸大哭,从遗体上解下家传锦囊,其中怕有遗信。不久江衢王见成王不敌,便带着弟弟,转投了秦王,秦王遇之甚厚。父亲曾言于我,江衢王问鼎之意,怕是从那时就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