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9章:回国 (第2/9页)
元里、合阳、少梁、籍姑等几座城池给他魏国。 鉴于此,这个惊人的喜讯,在短短几日内就传得人尽皆知,成为魏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在大梁,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的,毕竟在魏国近几十年与秦国的战争中,别说从未取得过如此惊人的进展,就连保证胜利都很艰难,往往都是以战败收场。 而这次,他魏国能迫使秦国割让两百余里土地给,这着实让魏人感觉扬眉吐气。 作为此次讨伐秦国的最大功臣,蒙仲在魏国的名气自然也是愈发高涨,已逐渐有魏人比喻蒙仲为‘更胜庞涓的将才’。 或许有人会觉得,庞涓不是战败之将么?不是让魏国从逐步衰弱变得一蹶不振的那个人么,为何魏人还总是喜欢拿庞涓来作比喻?而不是公孙喜呢? 其实其中有两个原因。 其一,庞涓的个人带兵能力要比公孙喜强。 别看公孙喜在河东那么多年,魏人常常拿犀武来尊称公孙喜,但公孙喜最大的功劳——抛开随同齐国名将田章作战的那几次,其实也仅仅只是抵抗住了秦国对河东的进攻而已,他为魏国夺回曾经失去的西河郡了么? 没有。 毕竟秦国的华阳君芈戎也不是吃干饭的。 但庞涓,当年那可是横扫周边诸国,堪称打遍诸国无敌手,唯独就败在了同门师兄弟孙膑手里,就败了那么两次,第一次被俘,第二次不堪再次受到羞辱干脆自刎了。 至于第二个原因,即庞涓出现的时候,正好卡在魏国逐步衰弱、但又勉强撑着强国颜面的那段时候,因此当时的魏人还对称霸中原,恢复旧日霸主地位抱有强烈的想法,比如厚待庞涓到可以包容其许许多多缺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