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3章:抉择 (第3/9页)
阴晋,蒙仲何不将这边的战事交给这三位,自己返回宋国呢? 但事实上,翟章已年过七旬,莫说勇武不如当年,思维反应亦远远不如年轻人,蒙仲怎么放心让这位老将再次肩负这等重大的责任? 至于公孙竖与暴鸢,前者几乎不擅带兵打仗,后者更是秦将白起的手下败将,虽然还有公仲侈在,但事实上蒙仲并不觉得公仲侈就能击败白起——曾经与白起交手多次的蒙仲很清楚,那厮非常厉害,厉害到只要有一丝的疏漏,就会被对方抓住破绽,就好像当年的公孙喜那样,自以为驻军在韩军主力的背后可以高枕无忧,结果输得差点赔上十八万魏军。 “为今之计,唯有尽快击败秦国。”蒙仲沉声对公仲侈说道。 公仲侈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尽快击败秦国?这事说来轻松,可实际上真有那么简单么?怎么可能! 哪怕是说这句话的是蒙仲,公仲侈也是不信的。 据公仲侈个人的判断,蒙仲若想要击垮秦国,凭其才能倒也不是一定没可能办到,只是需要一定时间——短则需要一两年,长则需要五到十年。 这可不是公仲侈随便瞎猜的,事实上按照蒙仲此前的估算,他也瞩意通过十年对河东郡乃至西河郡的经营,来达到逐步削弱秦国的目的。 至于指望通过一场仗击溃秦国,这是不现实的,毕竟那是秦国,是商鞅变法后彻底施行军功赏爵制度的国家,是几乎每一个国中男儿都希望通过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来提高社会地位的国家。 兵法云,上与下同欲者,胜。 秦国就是这种情况,秦王支持打仗、朝臣与贵族支撑打仗,国内的平民也支持打仗,这才导致秦国成为了一头令中原各国人人畏惧的猛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