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 (第4/4页)
3.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在氢的活动性前的金属能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保护金属资源:防止金属腐蚀,金属的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第九单元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溶质 溶剂。 2.溶解性: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3.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水通常都是溶剂。 4.溶解时常见物质温度变化:温度升高:浓硫酸、氢氧化钠。温度下降:硝酸铵 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6.乳化:使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7.悬浊液: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 8.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9.计算稀释溶液的公式:m稀释前A前%=m稀释后B后% 第十单元 1.指示剂:石蕊溶液(试纸)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2.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的。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