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 (第3/4页)
用电陶炉……这是戚杨给他买的,不用烧火,直接一插电就能热,省事的很。 用炭火煮茶比较麻烦,也太考验功夫了。而且陆佳意带的荔枝炭,他也是头一次听说。他倒是用过橄榄炭,但也没察觉哪里好。 “荔枝做的?”戚老头很好奇地问。 陆佳意点点头,把荔枝炭放进火炉里,说:“就是用荔枝核做的炭,这种炭,火头均匀,烟少火慢,还带有淡淡炭香,煮出来的茶更好喝。” “真是个巧宗儿。”戚老头说,“以后家里再吃荔枝,我也留着,以前都不知道,荔枝核都扔了。” 戚杨在自己房间里,没参与他们俩“煮茶论道”,戚老太太则在旁边不远处坐着,时不时地看一眼。陆佳意和她家老头这么投缘,她还真是意外。 戚老头懂一点茶道,不过跟下棋一样,都是老了才慢慢学起来的,属于一知半解那一种,没想到陆佳意小小年纪,茶道精通,动不动还能扯一点古言文,说起茶香,还提起了宋徽宗:“他在里说过,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戚老头听了简直要肃然起敬,没听懂,但也没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就端着一小杯茶在那狂点头,唯恐自己在一个小孩子跟前露了无知。 陆佳意也好久没这样喝过茶了,外头下着小雪,火炉上坐着陶壶,茶杯里冒着热气和茶香。茶的确是好茶,戚老爷子说,是戚杨的母亲邵华蓉送的珍品普洱。 茶汤暖了身体,考试带来的疲惫和失落感也被暖散了一些,陆佳意又想起以前的很多个冬天,他和好友聚在一起喝茶品花,或者只是坐在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