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第1/3页)
每一条都是真的。 每一条都省略了因果 恁是谁看了这告示,都会当滁州军洁白无垢。 臭不要脸! …… 有一条命令,霍宝没有叫写进告示里,却是派人下去,将城中经营粮食的几家挨个传话,“不许哄抬粮价,违令者斩”。 不出所料,告示一出,小民百姓关心的不是老都统冤不冤,巢湖水师到底反不反,刘家、乔家冤枉不冤枉,而是粮价涨没涨。 要打仗了! 庐阳也不太平了,城门还不知什么时候开,家里得屯粮。 不管是躲在城里,还是逃出去避难,粮食都是最要紧之事。 白衫军大家不反感,可这天下还是朝廷的天下,谁晓得白衫军在庐阳待多久? 百姓第一时间涌进粮铺。 粮铺得了传话不敢哄抬粮价,可也不敢敞开了卖粮。 庐阳城两万多户,十万民众,敞开了卖粮,一日就能售空。 如今城门又关着,内外不通,这卖光了粮食,铺子怎么办? 届时就算关门,也要旁人相信你没有存粮才行。 否则没有买到粮食的百姓,说不得就要闹起来。 这其中风险,粮铺不愿自己扛着,就找到府衙。 庐州同知找到水进,水进找到霍宝。 有曲阳的例子在前,这事情很好解决。 最后各大粮铺都贴了盖了同知大印的告示,按户籍册子按旬日售粮,青壮十斤、老人、妇人、孩子减半。 买粮百姓虽有不满,却也心里踏实下来。 大家都买这么多,就不担心买晚了,粮食被前头的人买光。 之前哄抢的情形,一下子缓解起来。 加上秋收刚过,各大粮铺储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