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第2/3页)
百姓通渠运水保下的庄稼,被官府收了大半。 没有人理会这些是淮南道收的,本地官员只是听从。 大家将怨恨都放在和州官员身上,咒骂不休。 这些粮食没有运往扬州,而是直接装船入了金陵官仓。 而金陵到滁州,是往来不断的运粮队伍。 和州的粮,支撑滁州度过连年大旱,使得滁州军一再扩军! 吃着和州粮食的滁州军扩张的第一步,选了和州! 荒唐之事! 两州相邻,常有滁州的消息传过来。 滁州军不收农税。 滁州军帮着百姓通渠抗旱。 滁州军给赊种子保夏耕。 和州百姓有多怨恨官府盘剥,就有多期盼滁州军。 都尉想到这点,越发黯然。 这守卫的是谁的家园? 被守护的百姓视他们为贼寇,视造反者为救星! 这朝廷,是不是真的没救了? …… 下午,城外滁州营这边,又出动两千人。 一千人继续运庄稼杆,另一千人则是以屯为单位,去了方圆十里内的几十个村子。 …… 早就听说滁州军入境的百姓,真正见到白衫兵卒,不免惊恐。 这就是“叶公好龙”了! 咒骂官府心黑的时候,盼着滁州军过来救苦救难。 真见了披盔戴甲、手持利刃的滁州兵,小老百姓又怂了。 屯长约束兵卒,直接去寻了村正。 “传邓将军军令,牛、马、骡、驴等牲口有偿征用……还有大车……” 屯长一板一眼,向村正说了军令。 须发皆白的老村正,嘎巴嘎巴嘴,没敢谁反对的话。 可庄户人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