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6章 入手四合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入手四合院 (第1/4页)

    李立冬家的房子和林为民之前在菜市口看的房子格局差不多,都是一进的院子。

    北向正房三间,东西各两间厢房,唯一多的是南向多了三间倒座房。所谓倒座,就是房门朝北开。他们家院里还修了茅房和煤棚。

    规整程度比菜市口那处还要好。

    房子也是祖辈传下来的,李立冬介绍当年买这房子花了八百多大洋,算上税金、中介费和这些年修葺房子的费用,他们家掏出来的钱得翻上一倍。

    “我之前还跟立冬说,他们家走了运,这房子在公家的手里。要是被分给老百姓,那即便是要回来也卖不出价钱来。”李光复说道。

    “是是,赶上了运气好。”李立冬点头道。

    林为民最近在研究四合院,知道他说的这种情况。

    很多家房子都要回来了,可房子的租客却撵不走。因为人家当时也是政|府给分配的房子,拥有永久居住权。

    当然了,房主可以要求人家交房租,但不能太贵。以燕京现在的行情,每间房每个月2块多钱,还不够每年给这些租户修房子的呢。

    房子收回来了,却还要赔钱。

    房主们当然不干,这年头一般就是三种对策。

    一是耍横的,用尽各种办法把租客轰走,轰完了自己住。

    二是躺平的,既不收房租也不管修房,爱咋的咋的。

    三是认头的,索性把房子卖了,不要了。要不然又要修房,每个月还得交房产税,实在不划算。

    现在燕京的房产税是每间房2毛左右,三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