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34章 《套马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套马人》 (第4/7页)

   剧情的发展不需要林为民再多费什么脑筋了,最关键的是他还要修复中的一个BUG。

    其实也不算是BUG,只是原著作者在米国待久了,内心早已被熏陶成了地地道道的老米,《追》这部的价值观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阿米尔一直接受着朋友的保护、照顾,却反过头来污蔑朋友,让他一家人失去工作。最后朋友在战争中死亡,他也并未悔改,而是因为知道了哈桑是他父亲的私生子才决定找到哈桑的儿子。

    这样的剧情和主人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一贯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林为民在中掺入了一些反讽的因素,本来他还想在结尾处来一段因果循环的处理。

    巴音收留阿来夫后不长时间,国内风起,巴音这个文化人被卷入其中,未能幸免。

    可林为民写到半路还是把这些内容删掉了。

    这个时候国内对于运动的主流是批判,对知识分子是同情,他这部分内容如果放出去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还是别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回到燕京接近半个月后,林为民终于完成了魔改版《追风筝的人》的创作。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部,全文突破了三十万字,在林为民的作品序列当中属于当之无愧的大部头。

    为了中和价值观问题加入的反讽因素也融合的很好,并没有造成突兀的阅读感受。

    林为民将手中的稿子放下来,来到窗前伸了个懒腰,总算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今天恰好的周末,窗外阳光正好,中午的时候秋老虎还有点威力,早晚却完全凉了下来,甚至需要穿一件单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