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5 (第2/4页)
导,又问起石氏与孩子们。 郡主很聪明,把家事一股脑儿说了。 石氏自知罪孽深重,又感怀上皇与帝后的恩情,已经自愿入了家庵,日日吃斋在拜佛,替她娘家赎罪。 又说到府里中馈都由小儿媳带着几个孙女打理。 小花精旁敲侧击,得知大房的女儿也在学习之列,心里觉得郡马府的家风很正。 没有因为大儿媳娘家犯事就死踩大房。 小花精一看郡主这个态度,心里就有了几分好感。 郡主府有感恩之心就好。 对于石氏又给予庇护,也给出了应有的惩处。 无论真假,这是一种姿态。 这说明,郡马府做事有自己的准则与底线。 若是他们灭杀了大儿媳,小花精倒是要劝阻陛下启用王之寿。 顺天府可以让熙郡王监管。 他不懂,可以配备两个厉害的同知相助。 小花精觉得万家可用。 但是,她并没有添加自己的意见,只是把郡主的表现,以及说辞,据实记载禀报给乾元帝。 真假什么自有通政司验证。 再者,小花精也相信张阁老的眼力,他这个宰相,眼力很毒。 万之寿文武双全,进士及第,家世煊赫,又是陛下伴读。 他做顺天府尹,是再合适不过了。 乾元帝召见万之寿,询问他是否愿意当差。 这就是白问。 顺天府尹手握实权,比礼部侍郎实惠。 整个京都,都归他管辖了。 哪怕是六部尚书,在京都办事,都要求上顺天府。 文武百官都在心里掐算:万家的恩宠比王家还重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