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64 (第4/4页)
这三十位姑娘参观了育婴堂,妇女救护站。 也介绍了这八年一来,兴办义学的成果。 一摞摞的账本子搬出来。 紫薇是惠民署首席女官,她负责带着各司女官讲解。 惠民署为了刺激姑娘学习的积极性。 学堂仿照锦衣卫的模式,入学的学子半月一小考,一月大考,三个月小竞技,半年大竞技,年终总竞技。 门门都设有三鼎甲,进入前十都有奖品。 再有,那些不能进入前十的姑娘,还可以去厨房帮助,参加缝纫局,或纳鞋底,或者缝制衣衫鞋袜,不喜欢做针线,可去育婴堂,可承包花木园林种植,或者参与新作物的试种。 总之,只要不懒惰,人人都可以挣工钱。 所以说,义学的姑娘许多人都小有积蓄,走出去做个生意,嫁人都有了资本。 而今农家女出嫁二两银子的嫁妆已经是中等水准。 五两银子能够置办两大车嫁妆,在婆家很有面子地位。 义学的学子,而今基本可以说是人人都有二两以上的私房。 义学一年四季八套衣衫,有些孩子仔细,新衣衫都积攒了半箱子,准备将来做嫁妆。 也有不爱挣钱,一门心思努力学习,预备投考女官。 这种姑娘小花精尤其喜欢,加以鼓励扶持。 至今,义学出去的女子,在东南西北外城,开启了许多的生意。 这也是没办法。 现有的生意不愿聘请女子。 惠民暑只好内部解决,培养义学的孤女学茶艺厨艺,自己开店就业求生。 饭庄茶楼的档次有高有低。 有一两银子一壶的大红袍,碧螺春,也有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