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鬼子_作品相关(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品相关(二) (第2/3页)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jianian分子,免予追究等。

    但是,日本的割辽东半岛行为,严重影响了沙皇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扩张侵略利益,所以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迫于几个西方列强的压力,日方只好妥协,放弃了辽东半岛的割占要求,但是趁机勒索,迫使清政府以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实际算来,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共勒索清政府白银两亿三千万两,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而日本却借此发展了本国实力,自身发展提速。

    台湾被割占的消息传来,“若午夜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男女老少、市农工商、贩夫走卒,鸣锣罢市,涌入省府,愤怒抗议朝廷的割台行为,决心誓死保卫台湾。

    台湾人民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在台湾岛上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它充分体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影响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从此走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