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9节 (第4/4页)
有先进的技术跟经验,直接拿过来是最好的。 比如说纪元好友李廷家里。 李廷家的继母就是靠着养殖的技术,在本地迅速崭露头角的。 当年要不是她认识青储料,他们的生意都没那么容易打开。 而青储料,只是养殖行业里小小的一环罢了。 与其从头开始,不如寻求其他地方的帮助。 想宁安州的产业支柱已经够了,不仅够,还很牢固。 像养牛这种需要积累的行当,不如请其他养殖场过来。 对双方来说,皆是合作共赢。 纪元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瞳孔地震。 这也行吗? 他们还以为宁安州这边要从头做起啊。 纪元道:“天齐国那么多养牛的,牛贩子也好,养牛场也好,肯定会愿意过来的。” “咱们这里,可以说潜力无穷。” 如果在一年之前,肯定是没人愿意来的。 都知道宁安州穷啊,而且宁安州那么远,跟滇州府其他地方接触的也少。 可现在还用说? 眼看宁安州就要发迹了。 再者,当地的牛羊那样少,一看就是“空白市场”。 可以说只要把合适的牛带过来,便能发一笔大财。 把养殖场开在这边,虽然有风险。 可问题应该不大? 当地的知州,可是纪元啊。 再者,宁安州的风土人情十分不错,当地人和善,手头慢慢也有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