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5节 (第5/5页)
? 不会是有人教的吧? 徐大人也看了眼更年长的张洵跟孙夫子,估计也有疑虑,又问:“你倒是谦虚,可成绩做不得假,听说你们县学一年之中十二个考生,中了十人,这也是夫子的功劳?” “不止。”纪元对答如流,“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是县里林县令,聂县令,以及程教谕的辛苦。他们一面照顾学生,给学生们最好的环境,是对学生们有惠。学生感激夫子们的辛苦,故而发奋读书。两者相辅相成而已。” 等纪元回答结束,才有人意识到徐大人的问题里有陷阱! 十二个人中了十人。 看似是夸赞,其实并未半点褒奖的意思,估计是觉得正荣县县学填鸭式教育,这才让学生们有功名。 这并不符合徐大人选拔人才的标准。 之前纪元猜测,徐大人想要的是人格相对健全的学生。 不是只会背书的神童。 而这位徐大人也并未追究他的过失,反而去问培养他的正荣县。 估计是把正荣县县学看错填鸭死板教育的机器了。 故而有此一问。 如果纪元回答,说确实是县学教的,再对县学夸夸其谈,那就完蛋了。 印证徐大人的想法,那徐大人收拾的可不是纪元,而是正荣县县学。 张洵跟孙夫子吓得一身冷汗。 好在纪元答得妙。 用一句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回过去了。 不是夫子们逼着他们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