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5节 (第3/4页)
怎么做鞋,做什么款式,只看鞋子商人们自己。 放到现代来说,宁安州只负责产业链上的一环,而且是最核心的技术。 其他的东西,全都“外包”出去。 既能保持自己家的竞争力度,还能让大家都有口饭吃。 再知道,这样的规矩,也是新任知州嘱咐的。 就凭这一条。 别说给纪知州打扫房子了,就算给他盖一座,大家都愿意的。 提到这件事的时候,纪元只在私底下同刘同知道:“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鞋子商人过来。” “他们来一趟不容易,都不会空着手,肯定会带些物资前来兜售,他们能多赚点钱,咱们也能有更丰富的物资。” 就像现代的货车,轮船一样。 如果跑了空车,那等于净赔钱。 一来一回都拉货,才是合理的。 来宁安州做买卖的商人们也一样。 跋山涉水来一趟,必然要带点物资的。 所有经济跟发展都要流动起来。 其实宁安州的情况,并非真的贫穷,或者如何落后。 本地至少能吃饱,甚至去山里采果子都有吃不尽的果子。 落后也谈不上。 以纪元的眼光来看,本地梯田已经很不错了,自己也只是做了后世的优化。 本地缺的是交流。 染坊的意外成功,让纪元再次确认这一点。 要不是染坊的布料,成功吸引更多布料商人过来。 他们本地的物资不会像今年这般丰富。 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