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8节 (第3/4页)
也就五王爷是最大的。 顶多还有李首辅,但李首辅又可能会致仕。 右侍郎有心想去问问皇上。 但这种事情专门去问,显得他跟纪元关系很好一样。 这是官场上的大忌,对他,对纪元都不好。 再说,五王爷的理由也冠冕堂皇,说那边正是需要人的时候,纪元这种才干,不去才可惜。 什么历练几年,一定会出政绩。 甚至提到聂侍郎,说他:“那正荣县之前不是也很穷,你侄儿接手后,倒是蒸蒸日上了,这次直接去了应天府。” 五王爷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但细究下来便知道,人家在威胁。 正荣县是很穷,但底子却被前任林县令打得好啊。 聂世鸣过去,完全算是捡漏。 对方的意思很明白了。 你要是告诉皇上,那我也告诉父皇。 看看这两件事,父皇会觉得谁对谁错。 聂侍郎直接被顶了回来,方才回家之后,立刻让侄儿私下去找纪元,问问他跟五王爷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让纪元再去找找李首辅,或者直接找五王爷说情。 总之,直接从应天府到滇州府,差别太大了。 滇州府山高路远的,气候跟京城差别太大,再远甚至是流放之地。 这合适吗? 应天府那就不同了。 如果说京城是都城,掌握天下大权。 那应天府则是握住天齐国大半经济命脉。 说是一天一地都没问题。 聂世鸣着急得厉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