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节 (第3/4页)
第二场则为两日,依旧是试论一道,诏、浩、表一道,判词五条。 第三场一日,考试经,史,策论五条。 如此的安排,时间就合理很多。 但也能看出其中弊病,也就是乡试时说的问题。 每次都考三场,但阅卷官大多只重视第一场。 看会试的时间就知道了,也难怪夫子也好,学生也好,每个人都在第一场上下苦功夫。 估计去年乡试临时改时间,却没有照搬会试安排,就是想让三场并重。 虽说实际cao作中有些不同,可朝中的心思,约莫可以猜上一猜。 不是纪元有意如此,而是顺着便分析下来了。 不管怎么说,会试第一场,时间为三天。 依旧是之前的流程,纪元参加过几次重要的考试,甚至能算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或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会试考场要沉稳很多,基本上一点响动都没有。 大家都是经历过乡试的,还有一部分是考过好几次会试,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种安静,跟谨慎的安静又不同,有种奇怪的压抑。 放眼望去,参加会试的考生,基本都在二十五到四十五之间。 这个年龄的举人们,多是上有老下有小,心思沉稳,肩上的担子也更重。 而他们,看向年轻举子的时候,眼神多是带着妒忌。 甚至有人讲,他们的眼神,犹如杀亲仇人一般。 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半辈子,那些年轻的,尤其是国子监的学生,就跟他们同一考场。 如何不让人沮丧。 纪元听说,曾经那个被特意招过来的“神童”,今年也参加了会试。 算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