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节 (第2/4页)
这篇文当标杆了! “好一个一身之进退不恤也。” “明明该是慷慨文章,却平和至极,既不大喊大叫,也不作剖心之态,实在难能可贵。” “我天齐国有如此良才,何愁不昌盛。” “此子文章,可评为第一!” “不可!” 那位阅卷官大声道。 他也发现自己有点激动,这才降低声音:“不行。” 为什么不可? 为什么不行? 其他五人直接看过来,脸上都带着疑惑。 这位阅卷官看着自己同僚们,脑子飞快运转。 要怎么说啊? 把其中利害关系说明了? 那才是把这个优秀的考生架在火上考,在场有一个人把这学生的意思说出去,他说不定就会被楚大学士针对,那可是个刁钻的人。 但若不说明,凭此子的文章,评为第一,那是轻轻松松。 自己要找什么借口,把他贬到二甲? 最好还是二甲靠后的名次。 那样试卷就送不到皇上那。 是的,阅卷官还担心,这学生的文章送到皇上那,皇上又是什么看法。 看到一个学生死活都不肯说忠君,或者说,只忠贤君,只忠国,皇上会是什么态度? 换做皇上心情好的时候,估计没什么。 但皇上大病一场,性情是有些变化的,他也摸不准皇上意思啊。 他们这边把卷子评完,还要选前二十或者前三十送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