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1节 (第2/4页)
高娘子知道一些内部的结构,所以她们并未直接等消息,而是根据原理来推断应该怎么用在织布机上。 而且关于织工的公约,她们也在起草。 黄阿婆很了解织工们的生活,这些女子们没日没夜地织布,家里跟商家还有很多事。 若她们成立起这样的织布协会,是不是也能跟对方提要求? 原本应该安静沉默的冬天,在今年好像不一样了。 各地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变化。 滇州府宁安州官学。 本地第三次童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依旧是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在宁安州本地的,便是县试了。 如今宁安州大小私塾,官学已经有十几处,学生也有三千多。 报名参加县试的,则有四百多人。 这四百多人,也是各地私塾官学选拔出来的。 跟当年第一次童试的学生,完全不同。 程亦珊看着学生名单,重点勾出十几个人。 这些学生的文章她看过了,多半能过县试,等他们过了县试,便能送去武新府参加府试。 今年十个名额,应该能过三到四人。 宁安州第一年童试就不说了,本就潦草得很,算是给大家积累经验。 第二年依旧没有人中秀才,程亦珊也不着急,办学还不到两年,学生学了也不到两年,这情况很正常。 但今年是第三年了,此次童试,一定要有个结果。 因为她知道,这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主持本地的县试。 或者说,如果拿不出成绩,就是她最后一次主持县试。 如果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