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3/5页)
都在为此事躁动,一点也不为过。 三千九百多举人,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类,人在国子监读书,如今能在国子监读书的,多少王公贵族,又或者各地推荐上来,身份也是不俗。 他们大多本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各家藏书无数,起点比别人高出不知多少。 但要说天赋,却不好说的。 毕竟这种教育资源下,便是普通学生,也能学个七七八八。 第二类则是各家族培养出来,他们的家族也不同凡响,多是当地大族,自家的家学不用多说。 这部分则是读书风气极好的地方为多,比如江南一带,江浙江西都在其中。 他们文化底蕴深厚,学问也扎实,更是从举子堆里考出来。 对他们来讲,是把握不好朝廷的风险,答题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同。 第三类,算是更为边缘化的举子们。 纪元他们所在的建孟府属于中间,说教育资源好,那比不上江浙,更比不上京城。 说教育资源不好,那云贵川,甚至西北边域还有话要讲。 可硬要归类,他们算是一类。 出身一般,所处的环境对科举虽看重,却没什么资源。 偏偏这类出身的学子又有一个极大的好处。 他们从开始读书时,就知道读书的苦楚,更比旁人经历得多,故而较之其他学子更加坚韧。 往往可以出人头地。 学子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