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7节 (第2/4页)
,也很平坦,能更省力。 “真的修好了啊。” “这速度可真快。” “到宁安州, 我必然要吃一碗鸭粉汤。” “他们这里的稻香鸭确实美味。” 路途顺畅, 到了宁安州, 领队感觉,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此地好像更繁华了,人也更多了。 如今还是稻子马上收获的季节,山脚的梯田,怎么看怎么漂亮。 还有伐木会的人在旁边, 一边拉木头, 一边唱着歌。 小孩子们,要么背书, 要么跟着去种树。 种树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山里的树木砍完了,子孙后代怎么办? 这个商队在宁安州停留几天。 只听着宁安州似乎在捣鼓什么新稻种,说是三个月就能成熟。 这话一说,商队的人格外兴奋。 可再一听,一亩地才三四百斤,他们江南闽地一带,一亩地六百斤呢。 这也太少了。 大家又问了问,还是惊叹种植的时间短。 好不容易有人想买一些回去,直接被拒绝:“我们这还不够用呢。” 好吧,又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宁安州的东西,有不好的吗? 商队的人来不及考虑,他们在这里补充了货物。 大批量的橡胶,染布,稻香鸭,还有当地水冬瓜树的油脂,通通带上,继续往东边昌盐郡走。 留下来的,则是各色天南海北的百货干果。 商队一趟趟下来,赚的就是这些差价。 如今的宁安州,很舍得买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