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731节 (第4/5页)

还是要注意的。”

    “只要装置内部还在进行反应,就肯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如果装置出现了隐患,或者内部反应控制不住,一定要第一时间启动终止程序。”

    在强调了安全问题以后,王浩说起了众人都关心的内容,“各个小组可以开始准备论文和报告了。”

    “当然,正式提交要在实验结束以后。”

    “大概一个月吧。”

    “现在可以提前准备了。”

    当参与一个重大工程研究项目时,每个研究人员都会重视论文和报告问题,那就代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对项目的贡献。

    这就等于是表功环节。

    当然,核聚变相关的论文不会对外发布,就只是提价对内的论文,报告则是谈起各个小组的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参与内容等等,‘表功’的意义相对更大一些。

    每个人都会关心论文和报告。

    现在的论文和报告内容,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功劳’,而核聚变项目非常的重大,像是汤建军、王烨等负责人,以此拿到个最高等级的勋章,都完全没有问题。

    如此重大的项目,绝对可比两弹一星,甚至还隐隐超越了。

    掌握控制核聚变技术,代表着未来的无限潜力。

    ……

    地球的另一边。

    阿迈瑞肯的情报系统确实很厉害,他们一直以来对于核聚变工程非常的关注。

    很多人不相信核聚变能取得成功,但摆在明面上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核聚变工程隐含着什么未知的技术?

    比如,种花家有什么底气,敢于开启如此重大的研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