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章 李定国归顺 (第5/8页)
于土豪劣绅和富户阶层,这位汪中丞早就磨刀霍霍。 原西营吏部尚书胡默、礼部尚书王继善也被临时派遣,一个加以“西北安抚使”职衔,一个加以“西北巡阅使”职衔,各去督促地方完善民生。 可以说,当前西北局势已经从军事转向政治,而政治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地方政权构架,二就是搞钱。 连年用兵,大顺财政已然紧张,这一年来军饷支出的大头还是来源于从清军缴获,主要就是清军入关后从李自成那里抢来的几千万两白银,此外满洲历年对明、对蒙古、对朝鲜劫掠的几千万两。 左辅顾君恩半个月前的一份奏疏中曾统计,“计前后得满虏银亿。” 当初清军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席卷北方,便同其本身已经通过抢劫成为中国第一富豪有关。 否则,清军入关初期采取的安抚关内民众,大量收编降军根本实施不了。等到清廷发现他们的“家底子”根本支撑不了关内局面,这才迫不及待南征,最后同明朝一样也是家底子打光,遂把目光放在江南富户头上。 本质上,顺(淮)军同清军是一样的,都是以战养战,甚至可以说是清廷入关早期政策的另一个执行者。 若说辽东是满清的根据,那淮扬就是陆四的根据。 只是这前后上亿两白银缴获是巨,但开支同样也巨,当真是花钱如流水。中央政府构建要钱,地方官府构建也要钱,迁移流民,安置民生要钱,军队不打仗要钱,打仗还要钱,装备要钱,造船要钱... 北方残破,千万人嗷嗷待哺,在没有大的收入来源前,陆四也真是为银子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