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七章 监国三大事 (第4/7页)
倒不是大顺陆监国的话对他有多大打动,实因他要不答应的话,族人要死,家乡人也要死。 相比巩焴这个被强弄来的礼政府尚书,宋企郊这个吏政府尚书、陆之祺这个兵政府尚书却是识趣的多,早在听闻大顺光复北京便已有了出仕之心。 所以在大顺监国又一次亲自派人寻访他二人后,于民间消失一年多的两位尚书终于现了踪迹。 宋、陆二人包括巩焴能被李自成欣赏任用,自是都有本事,非一个清官可以形容。 西北局势,三位就了如指掌,而这些恰恰是泥腿子造反的顺淮军将领们所不知道的。 好比为何皇帝都需翰林学士,因为好多事情和典故等,都在这些饱读经典的学士肚中。 因此行营会议之初,便由兵政府尚书陆之祺于与会众人简单说了当下西北土司问题。 陆之祺首先说土司问题实际是蒙元时期留下的一个弊政,而土司势力又分西北土司和西南土司。 西南土司有名的就是万历年间造反的杨应龙,天启年间造反的奢崇明、安邦彦之流的。西北地区土司相对没什么有名的,但相较西南土司却又复杂的多。 “西北地区土司多半是武土司,便是从前隶属兵部管辖,但却掺杂于流官卫所之间的力量,比如嘉峪关以西沙州、赤斤、曲先等地的关西七卫...” 据陆之祺介绍,西南地区的土司文武结合,有武进士,也有文土司,不仅有土官世系知州,知县,也有宣慰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震慑蛮夷的武土司机构。 而西南地区因为特殊人文地理原因,形成“大姓相擅,世积威约”的统治基础,故而土司大多独立自主且统治权强大,便是明朝开国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