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_一百九十五章、无字碑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五章、无字碑铭 (第7/8页)

男点了点:“嗯,这就是真正的建议,老吴说的没错,你很有见解。”

    ……第二天,按照早就定好的行程,薛奇男要去参观李庄古镇,仍然是杨成彬与艾小聪陪同,出发之前,薛奇男还特意买了一束鲜花。

    全国叫李庄的地方很多,以宜宾城外的李庄古镇最为著名。此地在春秋时是古老而神秘的僰人聚居地,属古僰侯国境内,生活在宜宾的僰民族早已销声匿迹,只留下神秘的僰人悬棺遗迹。

    而这座古镇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时号称有九宫十八庙,宏伟精致的古建筑群大体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如今还能见到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

    除了这些宫观祠庙,镇中还有保存完好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木阁楼、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高高的老式门槛、深深的天井庭院、精细生动的木雕石刻装饰,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从古至今的故事。

    幽静的古镇与浩荡的长江,人工与天然之间、动静之间竟有一种无迹可寻的和谐意境。

    游方在朝天门感悟到纷繁中寻浩荡灵动之静,在宝轮寺体会到静谧中隐奔流轮转之动,一直在思索此二者相合之境究竟如何?而李庄古镇的山川风水意境,令游方有一种似顿悟的感觉,对,就是这种神识见知!

    见知携入胸襟,便是今后移转灵枢的修行印证之途,古人云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道理莫过如此。

    ……薛奇男并没有直接去李庄古镇,第一站去了李庄外几公里处的板栗坳,据说那里有一块立于1946年的石碑,碑额是甲骨文“山高水长”四个字,刻有“留别李庄栗峰碑铭”,下面是很多人名,包括当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员傅斯年、梁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