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韵传_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闪电梭是如何运作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闪电梭是如何运作的? (第3/5页)

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而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相互连接上,此时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端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这就是闪电。

    在前宇宙,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三到五倍。

    闪电的极度高热使得沿途的空气剧烈膨胀,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出声音,这就是打雷了。

    当然,这里描述的只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闪电和打雷的现象,现实中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除了云团与地面之间的闪电之外,还有云团内部的阳电荷区与负电荷区之间,以及不同云团之间的电压差异而形成的电流,这些都会形成闪电!

    如果简单地理解为闪电是带电粒子由高压区向低压区地迅速移动也是可以的,这就是李运听到小星所言后首先想到的闪电道意的表现形式。

    小星说道:“是的,闪电梭应该就是利用积雨云的特点,形成了范围极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从而被高压动力迅速推向低压区,其中的聚灵阵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推动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形成,而不是用来作动力的,因此,闪电梭不仅速度极快,而且还很节能!”

    “这个设计思路真是太奇妙了!可见仙界的炼器师真是不同凡响!”李运衷心赞道。

    “嘿嘿,这个道意是来自我们前宇宙的分析,放在玄灵世界,则不过是他们的感性认识罢了,仙界的炼器师一定是根据对闪电之道的研究,发现可以利用这股推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