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19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 (第3/5页)

硬是不肯给天子草诏,与其他两位中书舍人,号为‘三舍人’,最后贬官出外。

    苏颂也不再劝了,转开话题:“洛阳的大程小程,听说最近有新书出来了。”

    “新书以《易传》为名。”韩冈一直都在关注洛阳,收到消息,自是比苏颂要早,“很早就开始写了,只是最近才出来……也是赶着近来的风气,要争一争道统。”m.zwWX.ORg

    “《易经》源出三圣,如果不论后人伪作的可能——其实也就欧阳永叔说《周易》中有几篇为后人伪作——算得上是诸经中最早问世的几本之一。只比《尚书》迟上了那么一点。圣人之学,其根本便在这一部书中。”苏颂顾视韩冈,摇头轻笑,“二程作《易传》,这也是一般的要从根源做文章了。”

    王安石作《字说》,这是从一字一词的训诂释义上下功夫,由此来抢占儒门经典的注疏权,加强之前《三经新义》的根基。就像后世一级级升上去的教育制度,小学是中学、大学的前提和基础;此时的小学,也同样是一切经学的基础。而程颢程颐如今以《易传》传世,也是有着同样的心思。

    二程的《易传》,韩冈的自然之论,王安石的《字说》,都是从基础中来,将根本攥住。一旦事成,道统便在手中。而三家所选择的着眼点不同,便是体现了三家学派根本性的差异所在。

    不仅仅是这三家学派,其他学派治学,无不是用上提纲挈领的做法。

    前代诸儒,孙复著《易说》、石介授徒以《尚书》、胡瑗有《洪范口义》、《论语说》;欧阳修则是通观诸经,乃至考订其真伪。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皆崇法《春秋》,在春秋三传上下的功夫极深。

    此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