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22) (第3/5页)
罗氏是地名还是族姓,殿上知道的不多。少数了解的,也是因为前两年,在熊本的主持下,平定了一次夔州路的叛乱,其中就与罗氏有关。 不过四百多斩获,在西南,或许代表了几个部族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青壮,可放在近年来的战绩中,却根本不值一提。即是将比较的对象,局限在西南,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成就。 除此之外,便无他事值得一提。 待一切琐碎杂事结束,今日真正的议题才正式开始。 左右两班的朝臣近三百人,只有十分之一多一点的臣子能够参与到会议中来,剩下的,都是旁听。 这也是廷推宰辅时的体例,一切都放在明面上,而非暗室之中。 既然是国家大事,当然要光明正大。 太后在帘后俯视着群臣,然后开口,“吾闻一时之法当一时之用。夏殷之法,难用于文武之时;子虽殷裔,从周而不从商;祖宗之法,先帝革而新之;先帝之法,今日又当如何?还望诸卿详议之。”m.zwWX.ORg 太后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仅仅传到了台陛下。但随侍在侧的王中正随即带她将话传了下去。 王中正代太后传达口谕的声音,在静寂的殿堂中发散出去,清晰的传到了每一位朝臣的耳朵里。 一众朝臣有的吃惊,有的冷笑,有的欣喜欲狂,有的则是若有所思。 太后一边要群臣共议国是该不该变、能不能变,一边却直说要变,这根本就是拉偏架,彻底站在了韩冈的一边。 吕嘉问更是瞪起了眼睛,差点就要骂出口。 ‘今日又当如何?’这不是已经明说了吗?革而新之!还问个什么? ‘三代之法,难用于文武之时’,引申开去,就是‘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