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 (第5/6页)
隔日讲学。要是那样的话,就真是浪费了赵煦的过人天资。 程颢对赵煦上课时间减少忧心忡忡,打基础的时候,不能这么放纵。而其他学生虽也关心天子的教学,可他们更在意眼前事。 “先生放心,天子尚在东宫时,便最是好学勤谨,其向学之心乃是天授,如今不过半月有余,又怎会大变?” “只是王相公和韩玉昆都辞了官,想必是一心要教授天子,这件事却不可不虑。” 韩冈贴合世间的人心,演春秋尊王攘夷之新义,以此来推动朝廷对格物致知的需求。《自然》一刊,按期发行如同快报,很快就在京中士林引发了风潮,甚至洛阳士林的风气也有了改变,那些元老家的子弟,过去喝酒饮宴,现在则聚在一起谈论格物致知。 新学占据了科举,地位稳固。而气学如今气势大盛,影响力渐增。如果道学再不奋发,日后就连一席之地都不会留下了。 “伯淳先生。”吕大临说道,“是不是可以仿效《自然》,刊行《经义》期刊,与天下士子共论圣学。” 程颢沉吟着,不是为了吕大临的提议,而是为了现在的士林。 如今可称之大宗的有新学、道学、气学,三家学派之长,现在都是帝师的身份。也许官阶有高下,但为帝师一事上,却无尊卑可论。而三家学派之外,还有司马光的史学,苏轼兄弟的蜀学,还有原来的旴江、泰山等学派的孑遗。 差不多都像是回到了春秋百家争鸣的时候了。究竟哪一家才能成为显学,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至少在现在,还看不到结果。 王安石的新学尽管占了最大的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