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 (第2/5页)
卿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了他们,而得罪更多的人,只能暂且保持沉默。 “还请陛下示下。”三旨相公请天子来发话。 赵顼想了一想:“就安焘吧。他刚从高丽出使回来不久,应该还没有新差遣。” “陛下。”王珪为难的说道,“安焘两天前已经定了判将作监。”偷眼瞧了赵顼一下,“不过还没就任。” “改判厚生司事。”赵顼爽快的敲定了安焘的新职位,对韩冈道:“安焘是个难得的老成之人,算是正合适。” 吕惠卿眼神闪过一丝惊疑,怎么看起来赵顼对韩冈的话这么放在心上。 王珪这时已经捧笏弯腰,“臣遵旨。” “陛下。”等王珪直起腰杆,元绛就跟着道:“厚生司新立,事务繁芜,官吏未定,光是一判本司事远远不够,本司判官也当先行定下,以便能早日恩泽百姓。” “说得也是。”赵顼点头道:“就从中书五房中挑一人来担纲好了。” 元绛闻言神色一僵,只是瞬息之后就又变了回去。韩冈全都看在眼里,嘴角微不可察的向上翘起了一点点,元绛很明显是看上了厚生司判官的差事。 这个位置需要的资序、阶级都不高,相对而言权位却很重,博取功劳的机会并不比判厚生司事的主官要差到哪里,是个升官的捷径。自然比判厚生司事更受欢迎。可赵顼却不动声色的就将条件划了下来,想必知道元绛打算推荐的人选并不在中书五房之中。 ‘不愧是做了十二年的天子了。’韩冈想着。赵顼有了十二年的皇帝经验,已经是对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有了精巧的控制力,对臣子的小算盘,许多时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吕惠卿本也想说话,提议一个他十分看好的年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