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 (第2/6页)

六岁,等到他成人亲政,还有十余年的功夫,要是如章献太后与仁宗皇帝那般,至薨方撤帘,太上皇后垂帘二十年也有可能。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一名刚刚进入官场的选人,走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了。

    二十年后,除了韩冈,年过四旬的蔡确、章惇、曾布都要往七十走了,至于年过六旬的王安石、薛向,和将及六旬的张璪,以及年已古稀的韩绛,根本都不指望能活到那个时候。

    这还要担心什么?

    如果是国策,不想想一二十年后的情况,那是不合格的宰相。但政坛风云,最多想着几年以后就足够了。从开国宰相赵普开始,有哪位宰辅在中枢留了十几二十年?十几年的时间太久了,久到已经位极人臣的宰辅们根本不去考虑。

    就算考虑要后人,也不需担心太多。宰相家的子弟,世人面前有定策之功的功臣之后,皇帝就算再不痛快,也不能不留点面子。那时候,只要没有权力上的纠葛,聪明的皇帝都不会再做文章。

    再说句悖逆的话,以赵煦的身子骨,真的能活到成年吗?仁宗以来六十年,没有一个在宫中出生的皇子活到成年,看赵煦的样子,能不能例外,有信心的人不多。

    现钟不打,倒去炼铜。谁还这么糊涂?

    韩冈能明白的道理,韩绛、蔡确、曾布、章惇他们如何会想不通?

    不过昨夜的事,韩冈也不是没有遗憾,他在经筵上的那一番辩论,尤其是有关人禽之别、华夷之辨的那一段,是气学的主要纲领之一,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若是能借助经筵传播出去,对气学的发展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