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23) (第2/5页)

他到底想说什么。

    只是可惜得很,他之前依然是枢密副使,奏章直抵御前案头,而太上皇后,看起来也并没有将自己的奏章给下面的臣子们传阅一番。

    “中书门下不是作保。”韩冈淡然笑着,“天下至信之文,无如圣旨。圣旨起头都是门下,又有什么公文能比得上圣旨更有信用?历数朝堂,也只有盖着中书门下的钤记,才能让人信服片纸可值千金。”

    他早就说了,这是要找补。吕嘉问既然从自己手中抢食,那也别怪他不给面子。

    蔡确眨了眨眼睛,再看看韩冈,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只是看见吕嘉问一下涨红了脸,才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

    绝大多数圣旨,不论是践位大诏,还是赏赐、调职、救灾、礼仪,其抬头,都是‘门下’。

    这是传承唐时圣旨的格式。唐代中枢,最早是三省并立,尚书、中书、门下。其中门下省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掌封驳之权。所以天子的诏书,都是发给门下省。故而抬头为门下。

    如今三省六部制只存空名,但政事堂的正式名称依然是中书门下。旧时门下省的封驳之权,依然留存。

    既然借钱的是政事堂,出钱的是赵官家,那么要三司做什么?

    章惇在摇头,薛向低头看着笏板,张璪双眼发亮,曾布反倒皱起眉来,瞪着韩冈。

    除了前面的韩绛看不清表情,其他人的反应,尽收蔡确眼底。基本上都是知道韩冈的心思了。

    章惇轻轻摇头,韩冈这是破门拆屋啊。

    三司的设立,就是为了分两府的财权。治权、军权、财权分立,天子就能稳坐钓鱼台。

    熙宁变法前,财权稳稳的控制三司使手中,计相为名,名副其实。但熙宁变法开始后,常平、农田水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