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20) (第4/6页)
这还是未计入南京、西京和北京的宗室的情况。”韩冈稍停了一下,又补充道。 “枢密不知道,吾是知道的。”屏风后的向皇后突然,“每年授官的宗室,熙宁八年是四百多,九年五百多,十年就快七百了。这还是少的。枢密的种痘法之后,现在哪年授官不多个八九百?就只有天家单薄。” 向皇后叹着气, 从前几年开始,赵顼就因为子嗣单薄一直在叹气,看到每年添了那么多宗室就烦心,白天黑夜都在念叨。向皇后听得多了,不知不觉也就记下了。 只有做皇帝的总是子嗣单薄,其他宗室比下耗子还厉害。这一点是皇帝的心病。 宗室五岁授官,登名入玉牒中,每年的八九百至少都满五岁。想也知道,零到四岁的宗室幼子,加起来也有四五千了。而且这还只是五服之内的宗室,五服之外,那些宗室不再赐名、授官,现在因为世系尚少,还不算多,但日后只会越来越多,超过能授官的宗室。 韩冈转身直视王安石:“平章当年修宗子法,袒免亲以下不再授官、赐名,究其因,也是宗室过多,国用难以支撑。” ‘祖宗亲尽,亦须祧迁,况于贤辈?’当年一干宗室,求王安石看在祖宗的份上能高抬贵手,王安石则是毫不客气的发作了一通。 天子七庙,供奉的是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十几年前曾经有过太祖赵匡胤的高祖父僖祖赵朓是否该移出太庙的争议。王安石可是发了狠,祖宗的高祖都要被迁出宗庙,何况出了五服的宗室? 王安石沉着脸,并不答腔。但韩冈也不在意,“宗室如此,世人何异?人口多了,当然是好事,但有时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