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1) (第3/5页)

够了吗?折五钱呢,铁钱呢,不仅仅是一桩事啊。”

    韩冈在《钱源》中说得不错,钱币本质是在于一个信字。有了信用,纸片……不,甚至空口白话都是钱。什么叫做一诺千金,就是在说这个‘信’字。

    只要抓住了重点,维持住朝廷信用的手段也容易。但吕嘉问能抓得住吗?他的信用,可远远比不上韩冈。

    韩冈一篇钱源论,让折五钱立刻能当五文用了,但当他受阻于朝堂,折五钱就又跌回去了。这一跌一涨之间,正证明了韩冈的信用,在京中百万军民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等级。

    吕嘉问跟他怎么比?天差地远。就是当今两府宰执加起来,也不一定能比得过他。

    “一件件来。犒赏事解决了,铜铁钱和折五钱也不难了。今年秋税,陕西是铜铁钱各半征收,京中则半数折五钱。这件事,就需要政事堂的配合。”

    “伪钱怎么办?”

    “只要重量不差太多,可以一并收下来。这个亏,三司认了。到时候,多铸些折五钱也就能抵得过了。”

    “认下的是朝廷吧。”章惇叹了一声。但他也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吕嘉问给出的办法,早已通行于世,也是韩冈的意见,只是之前执行不严。尤其是总有jianian猾之徒用假币来冒充折五钱,使得下面的税吏都不肯收取——他们将税金缴上去后,被查出伪币,都是要自掏腰包补上的——这样当然会造成折五钱信用贬值,直到百姓不肯使用。

    道理其实人人皆知,关键的还是执行。但只要朝廷肯吃这个亏,将不太过分的民间伪钱都给认下来,还是能够保证折五钱的信用。至于中间亏损的部分,保证了信用之后,可以通过增发来弥补。wap..Or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