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20) (第2/5页)
官。褒贬官员就在他的笔锋之中,以苏轼的水平,在敇文中藏些恶心人的词句,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以他和李定之间的仇怨,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斗上了。 若说曾经跟李定过不去的,其实有苏颂一个。苏颂旧年担任中书舍人的时候,曾经拒绝为李定的晋升草诏。不过那是因为王安石对李定的提拔不合规矩,刚刚转官的低品京官照常例是不能直接入御史台,想要成为御史,至少要一任知县之后方可。这是公事公办,并非私仇。 不过苏轼那边就可算是私仇了。对李定不为生母服丧之事的大肆宣扬,甚至召集诗友一同为一名孝子写诗。李定在士林中的名声那么坏,也多亏了苏轼的汗马之功。之后又有乌台诗案,李定终是报复了回去。你来我往的,这个梁子结得就深了。 苏轼不是坏人,可太过随性了,依韩冈前生看过的说法是一肚皮不合时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捅出漏子。章惇这一回可是给自己弄了个丢不掉的大包袱回来。 虽然没能看见苏李二人同时下船的情形,让人很有几分遗憾。但从今往后,李定和苏轼日日在朝堂上相见,肯定会有热闹可以看。 韩冈是个旁观者的心态,苏轼和李定都不是宰辅,打起来都影响不了国政。尽管如今韩冈也的确盼着朝堂上能够稳定一点,但一点波澜都没有可就太没趣了。 回城后,韩冈并没有与李信一起回府,而是去了火器局。 在一炮轰塌了郭太尉府正堂之后,火器局试炮的地方就转移到了城外。不过现在最新出来的虎蹲炮,倒暂时不必往城外送。 “这是虎蹲炮?” 短短的炮管,薄薄的炮壁,下面装了个撑脚,炮管外部还箍了三道铁环。还不到膝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