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44) (第4/6页)

底朝天?倒是让人好奇。

    从看热闹的角度,韩冈希望是后者,不过为了朝堂的稳定,两府只会选择前者,或升或调,将老资格的御史们一个个弄出乌台,然后打发出去。

    就比如蔡京,或许能得个大州知州。

    越过御史台,韩冈又想起方才与蔡确的对话。

    看起来蔡确对蔡京是有点看法,若是没有心结,不可能那么简单的挑拨就上钩。

    不过蔡京的确很惹人注意,从才学,到能力,都是让他在任何地方都脱颖而出。甚至相貌,也是一样出众——相貌在官场上很重要,吏部铨选,身言书判,身居首。长相不及格的官员,在官场上要比他人艰难得多。不说蔡京,就是蔡确,他当年在陕西做司理参军,因为受贿而被举报。时任转运使的薛向本来要拿他治罪,但审案时看蔡确‘仪观秀伟’,言谈举止又出色,反而将他给推荐了上去。

    另外在履历上,蔡京放在两千多升朝官中,同样应该是排在很前面的。在中书门下办过事,去过辽国,又在厚生司中积累了人缘,还是御史台殿院之长,如果再有两任地方亲民官的经历,回来后就当受赐一阁侍制,日后就是宰辅的备选了。

    御史台不仅仅是制衡相权的衙门,同时也是进士出身的低层官员,向上进阶的一条捷径。

    按照惯例,一任知县或是与知县相当的职位之后,只要收到推荐,并得到天子的认同,便可晋身御史台。而只要担任过一任御史,就等于是在个人履历上加盖了金色的印章。并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