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21) (第2/5页)
一通,再往柱子上一撞,差不多就能将之前的一番攻击给洗干净了。不过那必须要心思坚定,对自己的观点坚信到偏执的人,才能做到不惜舍身护法。 可惜这位蔡元度,在心性上可是差了远了。朝廷几十年养士,用百姓膏脂养出来的官员,被养酥了骨头的居多。在事实面前无法砌词驳斥,又不通演技,蔡卞只能饮恨在集英殿上。 “好战必亡,玉昆。”王安石终于出手帮助自己的学生,蔡卞怎么说也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学门徒,可惜运气不好又不知进退,遇上了韩冈这个心狠手辣的,“人口增加到难以支撑,是几十年上百年后的事了。未雨绸缪,不为不善。但兵凶战危,能长胜不败的将帅几乎不存在。只要遇上一次大败,就不仅仅是损兵折将的问题,土地、人口都会被大量散失。败过几次之后,多余的人口还剩多少?” “以方今国势,想输也不容易。军心士气于今正旺,哪里还有不长眼的对手。只要国势有所开拓,就是为福建移风易俗的时候。”韩冈转身面对北面的天子和皇后,“何为灾?民伤也。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何也,有天灾而无民变。天灾乃命数。佑民无伤却是人事。臣两著《肘后备要》,其中灾异一卷,也正是供亲民官借鉴,州县有灾无变。福建虽无灾无变,但民可谓无伤否?为政者当体仁心,父母所生、精血所聚,就这么弃之沟壑,难道就不是灾伤吗?” 不论是什么时候,有生命力的国策都是理所当然的在顺应时事,而得到更多认同的观点,也肯定是更为顺应形势的一个。 人心向背决定了一切。在国势初兴的时候,说清静无为没人理会。而在国势每况愈下的时候,就正好相反过来,好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