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15) (第4/6页)

 院中响起了折可大的声音,田腴放下书信,起身相迎:“枢密不在。章质夫跟着走了。其他人各有各的事。也就剩我在这里守着了。就贪图着偏院清净点。搬到这里来了。”

    清静?

    折可大想着蝉鸣正噪的院落中张望了一眼,知道是田腴做人小心。笑说道:“看来参军真的要做百里侯了。枢密留参军下来坐镇本县呢。”

    “哪有那么简单。”田腴摇摇头,谦逊的说道,“虽承枢密看重,但整件事还难说得很。”

    “参军,且不说朝廷会不会驳枢密的面子,就是驳了,也肯定要在哪里给个补偿。”

    田腴笑着拱拱手:“且承吉言,就看朝廷的了。”

    后勤之重,实重于泰山,田腴战后论功,并不在众将之下。衡量才干,酬奖功劳,韩冈已经让他暂时署理雁门县政务。知县是百里侯,全国也仅有一千五六。边郡要地的知县,属于第二任知县资序,正常情况下至少是朝官一级才能担任。不过忻代之地新遭劫难,雁门县的户口只剩千余,已经是标标准准的下县。在主张撤并州县的王安石主政下,要不是雁门县的战略位置过于重要,肯定要被裁撤了。这样的小县,京官也勉强做得。何况田腴功劳足够、能力足够,差得只是官阶和资历。不过那就是不确定的原因所在了。

    朝廷之后让不让田腴转正,成为雁门知县,这还很难说。但田腴的本官官阶至少已经是京官了。日后考上进士,并积累年资升任朝官,便是气学一脉的中坚力量。纵不及新党新学在朝中的风光,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