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3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31) (第5/6页)

学捧成官学,让三经新义成为钦定的标准。那么当韩冈当政之后呢?以他对气学的重视,会继续留着新学在国子监中一统江山不成?

    没有人会怀疑韩冈日后能不能成为一国辅弼,那只是迟早的问题。一旦气学成为官学,那么自束发受教以来,便进入气学门墙的关西子弟,便有了绝对的优势。

    比诗赋,关西永远赢不了人文荟萃的南方。比经义,关西士子也比不过中原、河北的文人。在过去,西夏尚为中国之患的时候,多少关西士人去精研兵法,打算依靠军功跻身官场。张载都是其中之一——要不是范仲淹让张载回去读书,如今世上也不会有气学的存在。

    但如果有更好的进路,谁还会去冒风险去投军?

    冯从义知道,关西士林中,已经很多人已经赌在了他的表兄身上。

    只要韩冈有需要,自然会有人愿意帮忙。若是韩冈点火,自会有人去扇风。若是韩冈要放水,自有人去掘堤。

    有此为凭,加上皇后的看重,韩冈回京只是时日问题。

    从会馆回到在京置办的宅邸,冯从义很安心的让下人去整理礼物,收拾好后便去韩家的府上拜访。

    “四郎,这是枢密昨日的奏本。”冯从义随身的家丁悄无声息的进来,递上了一片纸页,然后躬身退下。

    冯从义拿起来只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变了。

    与外国使者的对话可都是要记录并上报的。韩冈与张孝杰的对谈走得正常的驿传,经过十余天后,终于抵达了京城,

    天下奏章,基本上都要经过通进银台司——其‘掌受三省、枢密院、六曹及寺、监、百司奏牍,文武近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